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傳媒操控大局 罔顧新聞道德

時事評論P18
信報財經新聞
鄭經翰2009-10-23
大班人語


慳電膽風波自上周五由傳媒揭開序幕以來,至昨日周四為止,已經連續七日成為傳媒主流報章頭條新聞,打破了一直被奉為金科玉律的傳統公關智慧,針對性的新聞不論如何聳人聽聞,孰真孰假,一般維持不過三天成為頭條新聞,便會為另一宗新聞取代。
看目下的情勢而言,傳媒輿論立場既定,只要稍有風吹草動,不管有理無理,由一個小小慳電膽惹出來的政治風波,看來也會無限期地延續下去,造出十日頭條新聞也不足為奇。
莫氏得益不多
細心分析事件的發展,今次由傳媒輿論主導的慳電膽風波,可以粗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以揭秘的方式爆出「醜聞」,強調特首的派送慳電膽現金券政策是刻意安排,有意向姻親輸送利益。其後證明查無實據,因為飛利蒲雖然是本港慳電膽最大的供應商,佔有市場百分比最大,而曾蔭權的姻親莫錦泉是飛利蒲的代理,卻不是唯一代理,加上其他慳電膽牌子在市場上的供應數以十計,而莫錦泉的公司同時售賣鎢絲燈膽,後者生意額更大,新政策推行後生意此消彼長,根本得益不大。何況公司的主要股權七成屬法國集團,莫氏家族若能從新政策得益,也微不足道,根本不足以構成「利益輸送」的指控。可是,在莫錦泉公開發表聲明澄清事實真相後,別有用心的傳媒輿論竟又反過來指摘特首沒有及早交代事件,因而累及親家。
第二階段就是針對特首沒有申報利益,指摘特區政府欠缺應有的政治智慧和敏感度。可是,按照現行行政會議之規定,特首根本毋須申報其姻親利益,即使特首政治敏感,主動申報,難道誓要攻擊特首的傳媒輿論和政客,便會高抬貴手,不會反過來指摘特首明知故犯,有意明益親家嗎?事實上,如果特首在宣讀《施政報告》時,明言飛利蒲是最大的供應商,其姻親是「慳電膽大王」,並且詳細交代有關細節,證明其實得益不大,敢信傳媒輿論也會直斥特首「明益」親家,姻親「奉旨」得利。可見問題不在有沒有所謂「利益輸送」,而是傳媒輿論立場既定,特首做與不做都會動輒得咎,成為傳媒輿論攻擊對象。
第三個階段就是強調以曾蔭權為首的特區政府形勢孤立,四面楚歌,連保皇黨議員也加入戰圈,圍剿特區政府,目的當然就是要削弱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無所不用其極。
攻訐大有市場
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在煽色腥傳媒當道和主導一切的今天,只要政府或公眾人物成為特定攻擊對象,傳媒便有辦法泡製新聞、製造輿論,將特定目標攻擊得體無完膚,打個落花流水。今次慳電膽風波,傳媒輿論用的策略就是混水摸魚,先行抹黑,然後混淆視聽,肆意攻擊,結果社會大眾明知沒有利益輸送,也會質疑政府的誠信,最後特區政府全面孤立,連有識之士也袖手旁觀,不敢伸張正義,站出來為政府說句公道話。
當然,這些無理取鬧的攻訐大有市場,正因社會上貧富懸殊惡化、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民怨甚深,而並非普選產生的特區政府缺乏人民授權,自然輕易成為政治攻擊對象。更嚴重的是,突顯出一個弱勢的特區政府,完全孤立無援,一個小小的政策建議,本可以經立法會討論後修訂的建議,也可以引起軒然大波,釀成政治風暴。
現在連有利經濟發展、裨益社會大眾的活化工廠大廈政策也被指為「利益輸送」,更加說明我的看法無誤。老實說,活化工廠大廈的政策效用,就是增加商業大廈供應、促進土地使用效益,結果不單不是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反而會因商廈單位供應增加租金下跌而損害既得利益者大地產商的利益,如今還要備受抨擊,實在不知是何道理。據悉地產商對此政策相當不滿,甚至認為有可能影響有關上市公司利益,因為它們的物業資產每年都要估值,如果商廈租金下跌,便會導致商廈資產價格貶值,招致實際利益損失。
彈劾特首無稽
從甘乃威事件、慳電膽風波到活化工廠大廈政策,以至「疑似特首結婚周年宴會」等,都有一個共通的地方,就是操控輿論的傳媒,連基本的專業操守也不遵守,簡直是製造新聞,任意妄為。傳媒老闆抱有既定政治立場,別有用心,傳媒公器私用,不足為奇,但那些新聞工作者多的是什麼才子、作家、文化人,且大都是資深傳媒人,何以也罔顧新聞道德和專業操守,連向當事人作最簡單的求證工作也不做,便大造文章,極盡渲染之能事,難道真的是人格道德不值錢,香港有識之士也甘為五斗米而卑躬屈膝嗎?
在傳媒惡勢力當道下,據報泛民「建制派」也蠢蠢欲動,準備引用《基本法》第七十三條第九項,由立法會四分之一議員聯合動議,指控行政長官涉嫌嚴重違法或瀆職行為,要求進行調查,倘若屬實,則提出彈劾案。這當然是政治鬧劇,最後一定不會獲立法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只是反對派但求政治鬥爭,一定不擇手段,即使社會內耗不息,經濟發展蜘躕不前也不會放手,沒完沒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