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顧委會將成為香港電台的「太上皇」?

(明報)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政府否決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下稱廣檢會)成立獨立法定機構提供公營廣播服務的建議,繼續由香港電台 以政府部門身分,提供公共廣播服務;但是政府成立一個顧問委員會,向廣播處 長提供意見。據知顧委會雖云屬諮詢機構,但是港台 要向顧委會提交年度工作計劃並進行商討。這個新安排,儼然在體制內多了一個監察港台的機制,顧委會會否成為「太上皇」的角色,削弱港台的編輯自主和言論自由空間,值得關注。
港台需提交年度工作報告
顧委會角色職能值得關注
過去數年,由於有關公營廣播機構的問題未有結論,港台的發展停頓下來,政府對港台角色和職能的最新決定,使其發展前景較為明確。例如港台可以恢復招聘公務員,對約佔四成的非公務員合約僱員(313名)更是一大喜訊,因為他們將有機會轉職為公務員;另外,港台將獲分配額外財政、人手和頻譜資源,包括專設的數碼電台和電視頻道,以提供平台鼓勵更多本地原創節目,而位於將軍澳 的新廣播大樓亦已拍板興建等,有關情况,顯示港台在硬件建設和軟件的人力投資,都已解凍並向前發展。
不過,港台前景備受關注之處,主要不在蓋大樓和製作數碼廣播,而是在於港台作為政府的部門,如何確保其獨立性,而非淪為政府宣傳喉舌的問題。回歸以來,港台一些節目引起親建制陣營不滿,備受批評和壓力。2006年1月,特區政府 成立廣檢會,全面審視香港公營廣播的定位與功能,本來這是繼1980年代中期,港英政府曾經有意把港台公司化之後,香港有機會建立獨立公營廣播機構的契機,徹底解決港台雙重身分經常引起的爭議。
廣檢會建議成立類如英國 廣播公司(BBC)模式的全新公營廣播機構,雖然不認為港台應該變身為這個機構,但是廣檢會提供了一個完整建議,若政府要徹底擺脫港台角色與職能的困擾,本來是一個好機會,也可以為香港的公營廣播開創一個新局面。政府現在的決定,只會使港台的角色爭議繼續下去,而有關顧問委員會的設計,增添了政府加強管制港台、壓縮港台言論自由空間的疑慮。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長劉吳惠蘭解釋政府的決定時,表示政府對於廣檢會的建議,除了不接納成立獨立法定的公營廣播機構外,其他都照單全收。不過,設立顧問委員會(廣檢局稱為董事局)的前提是成立獨立法定的公營廣播機構,因為屆時有關機構不隸屬於政府,董事局實際上負起領導之責,其成立就有必要;現在港台政府部門的身分不變,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負責領導,則顧委會之設立,又所為何事?
據介紹,顧委會並非法定機構,成員由行政長官 委任,與港台並無從屬關係。顧委會雖然只是諮詢組織,不參與日常管理工作,並無執行權力,但是港台的年度工作計劃要提交給顧委會,由顧委會商討研議。據知,政府部門年度工作計劃要提交給並非法定的諮詢組織,港台是孤例,其他部門都沒有類似情况。
威脅編輯自主言論自由
政府應釐清消除疑慮
另外,顧委會的組織和與港台之間的運作、互動等未有定案,政府將會諮詢公衆意見,但是劉吳惠蘭明確表示,若顧委會與港台就一些事項有不同意見,廣播處長作出決定之後,要提出解釋。這種情况,是否等於顧委會可以向廣播處長問責,而廣播處長要向顧委會負責,需要政府澄清。
從這些片段,有關顧委會與港台的關係,確實十分特別。為何有這樣的設計,現在當局僅以顧委會需要向公衆交代為由,肯定未能消除政府藉顧委會管制港台的疑慮。因為按政府的設計,在港台的體制之內多了一個顧委會,它有過問港台事務之權,若港台出了狀况,卻毋須負上任何責任。這樣的顧委會,類如在幕後指手劃腳的「太上皇」,會否衝擊港台的編輯自主,壓縮港台的言論自由空間,值得密切關注。
本來,就廣檢會的建議,政府若落實推動公營廣播服務,不但解決了港台的困境,並且從體制上保障了言論自由,這是香港的進步;現在政府的決定,有迹象顯示在保言論自由空間方面,不但未見進步,反而因為顧委會的出現,使人有倒退之憂。我們希望政府再三深思,就賦予顧委會的職能,不能使之成為懸在港台頭上的一把刀,威脅港台的編輯自主和言論自由。當然,最好是撤回設立顧問委員會的決定,使「太上皇」根本就沒有「干政」的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